
长沙晚报讯(全媒体记者 刘洋 星沙时报记者 周汝洁)近日,一部记录长沙县籍杰出科学家陈康白光辉岁月的传记作品《陈康白传》正式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,为星城人文历史库再添一座精神丰碑。这部作品由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理事、北京理工大学校史馆原馆长王民历时十余年精心创作,不仅丰富了长沙县红色人物的研究,更生动再现了陈康白“科教报国”的赤子情怀,为新时代长沙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动力。

《陈康白传》以细腻笔触勾勒了陈康白波澜壮阔的一生。从1903年出生于长沙县麻林桥乡(今路口镇明月村),到1916年考入长沙县立师范学校师从徐特立,再到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,陈康白始终心系家国。1937年抗战爆发后,他毅然归国奔赴延安,投身革命洪流。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,他作为延安自然科学院(北京理工大学前身)副院长,奠定了新中国科教事业的基石。1951年出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,为中国军工和教育事业立下汗马功劳。晚年,他辗转中国科学院、中共中央高级党校等单位,1979年担任国务院参事,1981年在北京逝世。全书收录大量珍贵史料,生动展现了陈康白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的伟大品格。

该书作者王民深耕中共延安时期历史研究,曾出版《徐更光传》等著作。创作过程中,长沙县政协、县文史专家及路口镇通力协作,通过陈氏家谱首次核实其出生日期,并补充了1975年至1979年陈康白在长沙生活的细节,弥补了历史记载的断点。政协长沙县第十届委员会文史专家杨义感慨:“陈康白同志学有所成便矢志报国,一生心怀人民。这部传记不仅是长沙的骄傲,更是激励后人赓续科教兴国精神的生动教材。”

近年来,长沙县深度挖掘本土红色资源,精心打造陈康白生平业绩陈列,将其“科教报国”精神转化为县域发展的内生动力。路口镇以陈康白故里为核心,结合乡村振兴战略,推动红色文旅与科教融合,助力长沙县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中走举报/反馈
大牛时代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